描述

先说态度,《绿皮书》不必非要花钱到电影院看。

这是一部6.5分~7分(10分满分)左右的电影,国内外影评人文中“教科书级别”的评价,翻译成普通话的意思应该是“套路清晰”

可以说《绿皮书》是学院派直奔着拿奖而拍摄的作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个黑人,一个白人(意大利裔),前者日常出入上流社会,后者却每天都为按时把食物放到餐桌上苦苦挣扎,一个同性恋,一个直男共同踏上了长达两个月的旅途。是的,这部电影集齐了种族歧视、阶层差异、LGBT三个关键词,样样瞄准奥斯卡靶心

于是,在这个小年里,奥斯卡一股脑地把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影片三项大奖颁给了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精心修剪、十分工整的电影——观影过程无限接近于看一篇行间距定为1.5的骈体文的感受。

绝没有任何突然出现的人物或者道具。略显冗长的开场里交代了白人司机Tony的性格特点——歧视有色人种、易冲动、重感情、充满底层人物的生存智慧。这些特点,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既引发了双方的矛盾,也一次次把Shirley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Tony让Shirley第一次吃了炸鸡,宴会主人在询问了Tony之后,就准备了田园炸鸡大餐;在酒吧遭遇麻烦,Tony自称手里有枪。而在影片结尾处,面对藏在他们车后意图抢劫的嫌疑犯时,枪果然响了。

影片直接给出了迪士尼合家欢式的结尾。主创深谙煽情的方法。在旅程结尾处,一个黑人老板和白人司机互相理解、角色调换,在圣诞节当天,孤独寡言的Shirley开车把疲惫Tony送回了家,甚至拿了一瓶酒,到Tony家和他一起过圣诞。至此,100%足金大团圆。在观影过程中,甚至有掌声响起,足见它正能量的浓度有多高。

而我为什么说它不必花钱看?理由有三点:

1. 没有戏核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办法用一句话说出来它与其他同题材电影故事的核心区别。如果写文章有所谓金线,那戏核是区分优秀电影和顶级电影最重要的标准。

白人与黑人的搭配共同上路、达成和解,最后缔结友谊的套路,已经被拍摄过许多次——1989年的《为黛西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2007年的《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2011年《触不可及》(Intouchables )都大同小异。

2. 剧情遵循套路

当一个黑人老板和一个白人司机共同上路,你就大概可以猜想到一路上一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歧视,比如不能和白人共享厕所、更衣室、餐厅;有爱找麻烦的讨厌警察;双方会因为彼此巨大的差异而产生摩擦,当然,每一次矛盾都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这些所有在观影前可以预料到的情节,最终都一一出现在电影里。

在好莱坞经典的故事套路里,它被称为“金羊毛”。这种类型泛指所有主人公踏上一段旅途的故事,他们要么去探险寻宝(探险片),要么在路上重新认识自己、转变既有的目的和观念(公路片)

显然,《绿皮书》属于后者。从前Tony连有色人种用过的水杯都要扔进垃圾桶,但经过了两个月的旅途,他意识到人不应该按照肤色划分;Shirley本来牢牢封锁内心,忍受孤独,但最终也愿意打开自己,拥抱他人。

3. 演员、逻辑、台词合格

演员是这部电影加分的重要因素。出演音乐家Don Shirley的是马赫沙拉·阿里,在《月光男孩》中,他已经拿到过一次最佳男配角。在这部电影里他将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出身上流社会的黑人,在被歧视的困境中如何保持尊严的状态表现得极好。

当他打扮成教皇的样子,坐在被象牙和奇怪宝石包围的窄窄“王座”上,观众立刻就会知道这是一个骄傲却无依无靠的人

整部电影里让我记忆最深的台词也出自他口:

If I’m not black enough, and if I’m not white enough, and if I’m not man enough, then tell me who am I?

他不够白(肤色),也不够黑出身上流社会),甚至不够男性化(喜欢男性),难以被任何种族和阶层接纳。这种格格不入是Don Shirley孤独的根本原因。

但话说回来,在这样毫无棱角的剧情设置和故事内核下,演员的表现并不足以让观众掏钱走进电影院

早在2015年,《卫报》就批评好莱坞渐失进取心:追求愉悦多过挑战,投喂安慰剂而非挑起激辩。而4年时间过去,这种保守求全的取向愈发明显。好莱坞正变得温和而面目模糊。

“中国和俄罗斯目前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最大,温和且毫无冒犯之意的电影通常最好卖。”影评人彼得·毕斯肯德曾说。而《绿皮书》看似凝视了深邃的主题,却给出迪士尼爽片的答案,也正是这个现象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