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侨报网综合报道】近年来,随着文化消费热在中国的兴起,各大博物馆成为市民追捧的热点场所。故宫94年来首次举办夜场一票难求之后,“夜游”博物馆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一直以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在民众上班的时候开放,“下班有空闲了,你却关门了”,多少有些供需不畅之感。因此,近年中国的一些博物馆,已开始陆续“试水”夜间开放。

白天上班没时间 晚上有闲馆已关

随着文化消费热在中国的兴起,一向以高冷面目示人的博物馆成了中国民众最爱去的地方之一。而为了迎合民众的文化消费热情,一些博物馆还尝试夜间开放。

《北京商报》报道,北京的王斌(化名)是一名收藏文化爱好者,也是北京各大博物馆的常客。上个周末,排队近3个小时,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一睹一场青铜物器展。“没办法的事,平常白天要上班,没时间过去,晚上倒是有空闲时间,但博物馆不开门,所以只能周末耗时排队参观了。”谈起参观感受,王斌说,可能是民众整体素质提高了,这几年中国民众的文化消费热一浪高过一浪,数年前去博物馆参观根本不用排队,如今不排队是不可能的。

确如王斌所言,近几年文化消费在中国可谓风声水起,2017年媒体爆出的排队3小时观展5分钟的“故宫跑”便是明证。

中新网报道,2017年9月15日,故宫年度大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拉开帷幕,诸多传世名作亮相,堪比《清明上河图》的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更是备受关注。当日8时30分,故宫一开门,就出现观众“冲刺跑”场面。据媒体报道,观众想要亲见这幅画,需要“连闯三关”,排队时间约为3小时。可谓“起大早,排长队,大门一开冲前位”。“冲刺”看名画的“故宫跑”,再次成为热词。

对于“冲刺”观展的现象,一位博物馆人直言:“2013年《千里江山图》也曾全卷展出,可别说排队,观看者都寥寥。4年过去了,人们排队观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文化需求的提升。”

随着文化消费热的兴起,博物馆“朝九晚五”(早上9时开门下午17时关门)的运营模式已不能满足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呼吁博物馆开夜场的声音彼此起伏。为满足民众文化消费热情,一些博物馆开始尝试开夜场。

《广州日报》报道,饮夜间开放“头啖汤”的是北京以及华东地区的一些博物馆。早在2005年,浙江温州市博物馆就尝试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22时,根据当时媒体的数据,观众数量“成十倍地增长”;2007年12月15日,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之机,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连续两晚在夜间向游客开放,每次长达3小时。这是400多年历史的天一阁除特别重大的接待和演出外第一次在夜间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500多名游客。2010 年上海天文博物馆“土星冲日”时将博物馆免费开放,让市民可以在夜间观测。

2011年,四川博物院成为中国首家将夜间开放制度化的博物馆。游客可在每月第一周的周六晚上6时30分至8时30分免费参观;2013年5月18日“博物馆日”,上海30家博物馆集体把开放时间延长至夜间,这是上海首次组织的“博物馆之夜”活动;2013年源浩华藏博物馆在西安正式挂牌,其主打的宣传旗号之一,就是“中国首个在夜间还开放的博物馆”。

实际上,即使故宫,之前也有过夜间开放的经历。例如2012年推出的第二次延长开放,正馆展厅增加每周三、周五夜间延长开放,闭馆时间延长两小时,至晚间20时30分。

就实际效果而言,夜间开放的活动参与度甚至超越白天。5年前的7月15日晚7时,北京自然博物馆迎来了2014 年暑期博物馆夜场秀的首场观众,首日2000人的夜场名额,早在数天前就已被抢订一空,而每天一场仅限150名观众参与的“光影秀”,更是在预约系统上线当天就告订罄。

“夜场”为何难开?

各地博物馆纷纷试水夜场的做法引得民众点赞声一片。

《成都商报》报道,从2017年8月1日 起,成都博物馆延时开放至晚上20时30分。近日,从云南到成都旅游的杜女士一家在下午5时40分来到成都博物馆,意外又惊喜:“本以为博物馆都很早关门的,没想到今天还开着,太人性化了。”

刘女士和邓女士当日上午在看到成都博物馆延时开放的消息后便约定好下班之后来逛一逛,“觉得十分便利,下班之后来看看,人也不多,不像周末那么拥挤”。

同成都博物馆一样,金沙遗址博物馆也试行延时开放。一位家住金沙附近的观众表示,平时下班时博物馆也“下班”了,周末又要带孩子去上兴趣班,根本没时间逛逛金沙,“现在好了,晚上有了个可以散步又可以了解本地文化的地方。”

2017年7月,位于成都的杜甫草堂博物馆也更新了游客《参观须知》有关内容,夏季(5月1日至10月31日)开放时间为早上8时至晚上20时。

来自哈尔滨38岁的刘琢,在成都玩了3天之后,带着儿子去杜甫草堂博物馆参观。“白天人多,气温高,晚上游草堂就好很多了。我来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天会延迟闭馆,很高兴。”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中国不少地方的博物馆已开始尝试夜间开放,并广受欢迎,但大多未制度化,这是为何?

《广州日报》报道,业内人士指出,首先是安全性。夜间开放在文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游人服务与人身安全上与白天管理相差甚远,管理难度要大得多。有媒体曾经向广东某大馆馆长请教过夜间开放的可能性,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安全方面要考虑的问题太多,可能暂时不会考虑。

其次是成本问题。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对于一个近20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大馆来说,仅安保人员、展厅的工作人员、设备维护等各方面的工作人员,就需100 人左右。目前对夜间举行的展览的开幕式、酒会或其他专场活动,一般有专门的经费支持,还在博物馆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若夜间开放常态化,就会面临加班费、劳务费等资金压力。

还有一个是设备方面的问题。夜间博物馆需要的照明、温度设备等与白天的并不完全相同,且夜间工作往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有可能面临设备改造的麻烦。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并非所有的博物馆都需要夜间开放。一些客流量较大,名气较大,交通便捷的博物馆可以尝试这种方式,而一些规模较小,安保要求高,或者专项类的博物馆就未必需要了。

此外,夜间开放也不一定都局限在看展览,搞沙龙、办讲座等,也都是可以尝试的方式。夜间开放必须等待各方面条件成熟,不能刻意而为,也不能搏出位玩噱头,否则不但服务跟不上,观众意见大,而且文物一旦受损,就再也挽不回了。

欧洲博物馆的“奇妙之夜”

博物馆夜间开放的点子最早是欧洲人想出来的。根据陕西历史博物馆宣教部的数据,“1997 年,柏林举办了第一个博物馆长夜,紧随其后,法国在1999 年举办了这一活动。似乎这个并不复杂的主意使全世界的文化机构恢复了活力,自此,博物馆长夜风靡欧洲,游客络绎不绝。欧洲博物馆长夜的项目还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在欧洲至少30个国家、超过2000 家博物馆提供免费的活动给数以百万计的参观者。”

北京中青在线报道,从2003年开始,在周末夜间延长开放时间成为伦敦V&A馆的一大特色。每当此时,博物馆就成了一个派对天地,伦敦城中的时髦男女都会呼朋引伴来此放松心情,小酌一番,看看演出,顺便欣赏展览。推陈出新的主题展览、便利弹性的展览时间和别出心裁的贴心服务,让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博物馆屡有新意、游客不断。

V&A只是伦敦众多夜间开放的博物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家。伦敦也只是英国诸多博物馆夜间开放的城市之一。其他如英格兰诺森伯兰郡的Belsay大厅,可以在夜间来听关于城堡里的鬼故事,可以悠闲地漫步在黄昏下享受一顿舒适的晚餐。

柏林的博物馆长夜每年两次,一次在1月最后的一个星期六,另一次在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每逢“长夜”,博物馆从下午6时一直开放到凌晨2时。票价十分便宜,而且一票通用。

西班牙马德里的“白昼之夜”定于每年的9月12日,每年这个日子,马德里的所有公共场所都成为展示艺术的舞台,弗拉门戈舞的比赛在各家咖啡馆进行,表演、绘画都成为艺术的组成部分,人们彻夜讨论影像作品、历史文物的保存,参观城市中心的艺术画廊。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之夜是每年的10月30日到31日,全城42家博物馆从晚间7时开放到凌晨2时,节目包括音乐会、3D音乐和艺术影像的片断在多媒体博物馆的播放。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日常开放时间为9点至18点,而每周三和周五会延迟到21点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