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气体压缩机有限公司车工组组长陈赣飞(左)正在与工友们钻研生产技术。(人民视觉)
切削雕磨、打孔钻锉……在全国205个集训基地里,一群技能青年正在投身热火朝天的训练中。他们将在接下来不到半年时间内历经多轮考核,最终每个项目角逐出1名选手,代表中国出征俄罗斯喀山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
“人生有许多条路通向成功,不单单是考大学这一条路;选择一门技术,也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胡萍说,到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学习服装专业,是自己的选择,源于自发的兴趣。
可做出这一决定并不轻松:“一开始,亲戚和朋友都很不认可我的决定。有一年,家里亲戚一块儿吃饭,三叔说,‘胡萍以后就是个老大难’。”“多亏了世界技能大赛,肯定了我的价值,也让亲戚朋友改变了对我的看法。”胡萍说。
走进技工院校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车钳铣刨磨等传统技工操作,工业设计、3D打印应用、应用生物、图文传播技术等新专业纷纷涌现。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的转型升级,一些“老大黑粗”工种逐步消失,智能设备的安装、保养和调试等新专业取而代之。
截至2018年底,中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1.65亿人,高技能人才数量达到4791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23%和39.3%。但中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20%,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总量严重不足。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供需矛盾突出。有专家表示,“一直有一种声音,说企业自动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会挤占技工的生存空间。其实不然,这些自动化的设备,更加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来管理。”
“我们更想在实际生产里发挥更大价值。” 胡萍说,作为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的运动员,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技能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人民日报记者 李心萍 朱玥颖
2019年2月26日,在江苏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家企业的技术工人正在组装数控系统。(人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