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你的孤独,正在支撑一个亿级市场,澳洲华人版Tinder, 积目-澳洲小考拉APP



不到十二点叫的外卖,两点半才吃上,身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的我们是不是太南了。

 

 

十一长假还没结束,已经有空巢华人青年忍不住吐槽自己的假期生活,甚至盼着早点回国。

 

网络上此前曾流传着一张世界孤独等级表,然而现在看来,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等事情已经成为了很多在澳留学生的日常。

 

 

这样一批单身且独自居住(租房)的年轻人,被称为空巢青年。他们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强烈的情感寄托和生活便利需求衍生出来的经济产业链,被称为孤独经济。

 

空巢青年们其实并不孤独。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15岁以上未婚人口总数为2.15亿,再加上2300万离婚人数,我国单身人口规模已达到2.4亿。2017年的人口总数是13.90亿人,也就是说,每六个人中间,就有一个处于空巢状态。

 

各方都已经盯上了单身人士,除了爱情。在这句心酸的调侃背后,是空巢青年带来的巨大商机:单身公寓、小家电、一人食、定制游、宠物经济等等。这些商机已经养活了一大批上市公司,逐渐成为消费主流

 

你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陈奕迅唱出了一大批空巢青年的心声。但在商家眼里,这些被拉扯的孤独感,正是他们需要抢夺的热闹市场。

 

1

空巢青年人数超5000

 

孤独经济的兴起是在2015年。

 

根据百度指数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之前,以孤独为关键词的搜索量一直保持平稳;到了2015年下半年,伴随着房价的不断走高、股市的持续低迷等因素,以孤独为关键词的搜索量达到高峰。

 

 

孤独一词的百度指数变化

 

不过,说起孤独经济的集大成者,不得不提到我们的邻居日本。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2011年针对日本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网络化+少子化+高龄化问题,提出了一个人的经济的概念,他指出,由于日本单身独居已经取代四口之家成为主流,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在迅速加入单身行列,一个人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大前研一看来,一个人生活最大的消费主张是,即使不便宜,也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年轻人中,他们多半去购买了一种生活方式

 

这正是空巢青年的其中一个消费特征——悦己化消费。区别于取悦他人的炫耀性消费,更关注自身需求,表现为体验式消费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买单。除此之外,空巢青年还具有私人化消费的特征,孤独与年轻是私人化消费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澳洲留学生越来越多人加入孤独经济的大潮,其背后的蛋糕也变得越来越诱人。脉脉发布的《2017孤独经济白皮书》显示,每月因孤独消费1000-5000元的人占到七八成,这已经构成了一个数量不小的蓬勃新兴市场。

 

 

精明的商人,总是能第一时间嗅到商机,把孤独变成一门生意。其中,一人式的消费和体验渐成风口,为人类的孤独提供出口。在悉尼,墨尔本这些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华人留学生都把陪伴一词挂在嘴边,正如那本畅销小说的名字-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澳洲dating APP






2

孤独经济养活了哪些公司?

 

孤独经济这门生意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直接的就是单身公寓的兴起。

 

在日本东京,这种连胳膊都伸不开的8超迷你公寓,入住率却高达99%。看起来房子虽小,却五脏俱全,专为一个人设计,也只够一个人住。

 

 

东京专为一人设计的超迷你公寓

 

其背后的设计公司Spilytus,是专门设计迷你公寓的,还在2018年申请了自己的专利。

 

 

现如今房租越来越贵,房子却越来越小,各大房地产商都开始推出30-40平左右的小户型单身公寓。孤独经济白皮书显示,40平左右的小户型,成为房地产商专为年轻人推出的单身公寓。

 

为了适应这样的户型,家用电器也开始进行配套的迷你化,普遍在正常体积的三分之二以下,容量刚刚够一人使用。在京东上,迷你烤箱、一人食电热杯等迷你家电的爆款销量普遍超过20万单。

 

 

迷你烤箱、一人食电热杯畅销

 

众口难调,一人食其实是更方便的选择。早在2012年,日本就推出了一部《孤独的美食家》,讲的是一名形单影只的中年男子,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四处寻觅美食的故事。热评第一写道:导演真孤独,心理活动拍成一部剧。但是连这么孤独的剧我都看了,居然还很喜欢。可谓是当代空巢青年的心理写照。

 

单独吃饭成了刚需,各种一人食餐厅应运而生。最近日本就推出了一人席的设置,配备充电和WiFi,且不限时间。

 

 

日本的一兰拉面更是将一人食发挥到了极致。顾客一进门就可以在门口的自助点餐机下单,每个人一个小隔间,店员从帘子后面上菜,想要加菜可以按桌上的小铃,全程不受其他人打扰。

 

 

 

与日本相比,悉尼,墨尔本,黄金海岸近几年也开始有主打一人食的餐厅,例如呷浦呷浦、争鲜、禾绿回转寿司、六丁一人食烧锅等,各大平台上,相关的榜单和点评也不少。

 

 

 

但这些餐厅,大部分只注重一人食用的分量,用餐环境和普通餐厅并没有本质不同,在运营和服务上并没有做到真正匹配。

 

 

去年,一款日本游戏公司开发的《旅行青蛙》火遍大江南北,一时间,云养蛙儿子成了孤独人群的心灵安慰剂。当然,比起云养蛙、云吸猫、云撸狗,大家更喜欢在身边养一只真实的宠物。

 

宠物需要人照顾,人需要宠物陪伴,从某种角度上讲,宠物和宠物主是一种互相需要的关系。谈什么恋爱,不如养只猫吧。道出了空巢青年的心声。在悉尼,墨尔本,养宠物成为广大留学生中的一大潮流。

 

 

除此之外,伴随着宠物周边产生的创新型服务,也占据了一部分市场,比如:宠物美容、礼仪培训、宠物殡葬等。

 

最近,有报道称,有人花25万克隆了自己的病故宠物猫。他称自己克隆的不仅是一只猫,还是一段特别需要的感情

 

 

天眼查上的希诺谷融资数据

 

当外出时,一人游的群体也在增加。IT桔子上,搜索单人定制游,出现的相关公司高达870家;在携程上,单人出行相关的游记已经达到1300多篇。

 

单人出行在一定程度上带火了短租平台,根据孤独经济白皮书,一人出行时,愿意选择短租的占51.3%,愿意选择住酒店的只占48.7%

 

出门在外,尤其是形单影只的人,选择短租的原因并不只是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与房东和房客的交流和沟通,这是社交的一种方式,即使离开了也可以保持联系,就像朋友一样。一位小猪短租的房客称。

 

当然,技术进步满足了孤独人群的生活需求,却不能消除人们精神上的孤独。

 

据相关统计,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语音交友聊天室、游戏陪练App等付费型陪伴App大量出现。排名第一的游戏陪练AppiOS版的下载量已经突破8万。

 


此外,智能音箱也成为孤独青年们聊天解闷的工具。不过,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音箱的人机交互还在很初级的阶段。是否可以大胆猜测,如同电影《Her》中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萨曼莎向孤独的男主角提供情感慰藉服务一样,与人工智能恋爱也会在不久的未来成为现实?

 

原文件名:adelaide 2.jpg






3

孤独经济发力、
存量行业改造升级

 

独居人群背后,支撑着的是较高的国家经济水平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基于这一规律,有理由相信,澳洲华人的独居人口规模还将进一步壮大。蒋梦晗称。

 

互联网创业红利渐渐褪去,人口结构性红利到来。目前的阶段已经到了精益化运营细分人群的时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人群属性渐渐凸显,孤独经济这一细分人群的赛道,也即将迎来自己的爆发期。

 

 

孤独经济未来的空间更多的是对存量行业的改造升级。比如一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宠物行业的发展,宠物行业的衣食住行改造会带来新的消费机会。宠物粮食保健品、宠物智能硬件、宠物订阅式消费等都是比较好的商业机会。再比如健身方向,AI健身、mini健身仓,将健身场景多元化落地,更好地服务孤独人群的健身需求。

 

当然,独居人群不一定都是以孤独为苦的,这一人群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

 

村上春树曾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写道: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来。

 

一位长期独居的互联网从业者告诉燃财经,以前一个人会觉得落单,心情低落,光棍节看着那些秀恩爱的人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现在越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人也可以去做很多事情,也享受单身带来的自由和放松,活出了更精彩的自己。

 

其实,将孤独经济扩大范围,那些喜欢独处、喜欢单身生活的人士,想要喘口气的已婚人士、想要孩子不想结婚的人士,也可以算在目标人群内。而随着生育率的降低,所有的收入会花在自己身上,这也随之带动整个消费升级市场的成长。

 

因此,孤独经济最大的挑战在于对人群需求的解读,虽然孤独人群的数量在增长,但对需求的把握还需要随着人群的成长动态调整,并进行精细化运营。孤独人群虽然体量大,但因其独立自主、不差钱,多存在于澳洲发达城市悉尼,墨尔本地区,对服务的要求也会更高,这无疑对创业者带来了压力。

 

目前的孤独经济业态,一方面是带给用户解决其孤独需求的服务,让用户的生活更便捷更有温度;但同时又会使其陷入这种生活,加深用户的孤独感。这一矛盾关系或许将会长期共存。


小考拉APP是一个个人时间和技能的分享平台,我们的口号是多一克温暖,陪伴着你。希望在孤独寂寞的土澳留学路上,我们一直都在。